Tuesday, April 06, 2010
Monday, October 02, 2006
《德國人把孩子看成一粒種子》
幼兒教育是成長的第一步,這一步能否走好與性格形成和命運發展有密切的關係。
德人認為,孩子長大了早晚要離開父母自闖一片天地,與其讓他們面對措折惶恐無助,不如從小摔摔打打,"撞"出面對人生的勇氣和本事。
因此,"殘酷教育"在德國的幼兒教育中成為流行驅勢。上午9時,沉浸在冰天雪地之中的德國北部城市漢諾威寒冷無比,然而位於市區的瑪格瑞特幼兒園門口十分熱鬧。孩子們背著碩大的雙肩揹書包,精神抖擻地陸續走進園內,開始了一天的生活。為了深入了解現在德國流行的“殘酷教育”,我也走進了幼兒園。
【衣服穿多了易感冒】
幼兒園是一座兩層小樓。室外有大片的活動場地,草地、沙地、石頭地……卻沒有看到國內常見的塑膠地。孩子們在戶外活動時膽子很大,登梯爬高一點都不含糊。老師們則站在遠處觀察,不怎麼干涉。我發現雖然天氣寒冷,但是在室外玩耍的孩子卻看不到穿棉衣或防寒服,頂多穿一件絨衣,也有只穿半截袖上衣、短褲或短裙。看著我大驚小怪的模樣,陪同我的雅娜老師解釋說:幼兒應該比大人少穿點衣服。他們精力旺盛幾乎可以用來‘發電’。活動量大容易出汗,穿多了反而容易感冒。臃腫的服裝還會影響他們的靈活性。”走進活動室,只見各種墊子,孩子在上面盡情地翻滾嬉戲。
6歲的喬安娜在圓形的蹦蹦床上彈跳,一不留神把2歲大的托尼撞倒了。托尼大哭起來,而站在一旁的老師並沒有馬上跑過去安慰他。3分鐘後,老師走過去溫和地說:“托尼,你剛剛被喬安娜撞了一下,你覺得很委屈對不對?可是你是小男子漢,難道還沒有哭夠嗎?”托尼點點頭,立刻收起抗議的哭聲,用袖子擦去臉上的鼻涕和眼淚。我留意到貼滿了“15名小科學家的研究學習成果”。難道還包著尿布的小孩也懂得研究和寫報告嗎?“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一起玩耍的好處就是,年齡大的孩子會教年齡小的孩子,年齡小的孩子會主動模倣年齡大的孩子。他們在一起製作東西所展示的成果就是他們的小發明。”
幼兒園的負責人蘇珊娜博士笑著對我說,“這種教育模式能激發孩子勤動手動腦,主動團結合作。比如,配對遊戲、合作拼圖、合辦聚會等,讓孩子從小就能體會到團體合作的力量。”蘇珊娜博士強調說,來幼兒園的孩子主要的任務就是玩,通過玩來教他們,老師只是一個觀察者、幫助者,要充分發揮孩子的天性。園內以小組和個別活動為主,至於進行什麼活動,由孩子自己決定,可以畫畫、聽故事、到戶外玩,只要是幼兒園的活動,幹什麼都行。
【午餐時間有3個】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到了中午12時。我看見孩子們三三兩兩地來到餐桌旁。老師把飯盤放在孩子面前,大點兒的孩子自己用勺子吃,年紀小的、不會用勺子吃飯的孩子就用手抓著吃。今天剛剛入園的3歲大的格碧妮站著不動,一會兒看看這兒,一會兒看看那兒。老師讓她坐在小凳子上,用手勢啟發她自己吃飯。可是,格碧妮不會抓著吃,呆呆地坐在那老師耐心地用手比畫著教她,卻絲毫沒有要餵她的意思。直到吃飯時間結束,格碧妮一口沒動的飯菜就被“沒收”了。看到這兒,我有些不解。雅娜老師說:“德國人從來不餵孩子吃飯,如果孩子餓了,自己會主動吃的。格碧妮現在不會自己吃,下次就會了。”
蘇珊娜博士說:“孩子不會做的事,老師只在必要時給以言語或者行為上的鼓勵和暗示,大人不要強迫他們做什麼,也不包攬,因為那樣可能會抑制孩子‘獨立行為’的發展。幫他完成某些事,日後他就只會做那些別人做過的事,而缺乏創造性。幼兒園提供3個午餐時間-中午12時、下午1時和下午2時,孩子自己決定何時用餐。”
在午睡的問題上,老師也尊重孩子的意願。孩子如果在床上躺20-30分鐘還沒有睡著,他可以出去玩。這讓我想起鄰居4歲大的兒子米希爾到我家時的情景。米希爾沒有見過中國的餃子,當時他抓起一個生餃子就往嘴送,當我想制止時他媽媽卻制止了我,說:「別管他,這樣他才知道生的是不能吃的。」
【大人向孩子認錯】
蘇珊娜博士認為,家長必須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給以孩子儘量多的愛而不是寵溺,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長要常把“對不起”、“請原諒”和“謝謝”之類的詞掛在嘴邊。由於得到父母的愛護和尊重,德國的小孩從小就參與家庭的各種活動,並提出自己的意見,比如購買什麼樣的家用電器、汽車,如何佈置房間、處理家務等,孩子都可以以小主人的身份與父母一起商討,父母也願意傾聽孩子的意見,充分肯定孩子正確的想法和行為。
在德國,愛護兒童、保護兒童的合法權益已被列入法律條款。一方面法律規定孩子要幫助父母洗碗、掃地和買東西,從小養成愛勞動的習慣;另一方面,嚴禁父母“嘮叨、打罵或不愛子女”,如果孩子認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尊重或受到冷落,可以向法院控告自己的雙親。此外,法律還詳細解釋了兒童享有的各項權利。
【獨特的抱孩子方式】
從下午2時開始,家長們陸續趕來接自己的孩子。中國的父母天冷時把孩子裹得嚴嚴實實緊緊地摟在懷裡聽說德國人不這樣做。這時,我看到一些還在牙牙學語的小孩被家長一手抱在胸前。有趣的是,他們的抱法奇特:孩子跨坐在爸爸的一隻胳膊上,紅撲撲的小臉朝外,後背貼著爸爸的胸口,小胳膊小腿向外伸著,樣子好像浮在水面上的小青蛙。在瑟瑟的寒風中,“狠心”的家長不給小孩過多的遮蓋,還不慌不忙地走出幼兒園。
蘇珊娜博士說:「德國人把孩子看成一粒種子,他們需要自然的生長環境,不可過於控制,給孩子留下儘量多的自由發展空間。比如,抱孩子時孩子的臉朝外,眼睛和大人的視野基本一樣,小手小腿可以自由地活動,全身能充分地與陽光和空氣接觸,有利於他們適應自然環境,茁壯成長。」
轉載自《環球時報》2004年2月13日
Wednesday, July 26, 2006
Friday, August 05, 2005
人生也有使用須知~好好聆聽自己的心聲...知道嗎?
多年前,家裡買家電用品,五歲的兒子就會窩在一角,對著附帶來的使用說明書猛看、猛念,不懂的字還會湊近發問,偶遇違規的事也會提出糾正。我只當家庭笑料般與友人分享,卻未曾覺察到這現象代表的意義,直到後來,當自己抱怨某個家電用品不經用時,兒子總冷冷的在一旁說:「我們沒按規定使用,當然容易壞!」
後來漸長,才發現他的好習慣竟然意外使他成為家電顧問、生活萬事通。近年來有媒體報導洗臉盆崩裂爆破時,他也會告訴我:「妳看,說明書上面明明寫著保用十年,伯伯住這兒十五年了,告訴伯伯哦!洗臉盆該換了!人有壽命,用物和機器也有啊!」
過度使用人生這話一直縈繞耳際,卻未真正進入心靈。直到前陣子,最好的朋友的兒子,在研究所念書,卻意外在睡夢中因心肌梗塞而往生,他兒子優秀、聰敏又有人緣,遭此噩耗,全家與全校師生都悲慟不已。後來聽好友的先生陳述他與兒子最後的通話內容,方才知道他兒子認真功課、求好心切,連續熬夜兩天做作業,然後又在最疲憊時大吃一頓,方才造成身心過度負荷
而英年早逝。
小犬頓失好友,自然哀慟莫名,除於網站為文弔唁外,更排除萬難坐夜車,從台北南下高雄參加喪禮,後來我們分享心事時,兒子神情沉悶,心疼又不捨,幽幽說:「他忘了,人生也有使用須知啊!」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人生不過數十寒暑,人的身體不過五臟六腑,人的生活不過「吃、喝、拉、撒、睡」,人的心靈不過貧乏走向豐盈,我們如何對待自己、別人和環境,最後就會變成我們自己的命運。
是啊!心疼好友中年喪子之際,兒子卻教會我正視人生的使用須知。
可口可樂總裁曾說一句話..很短卻很讚~~可口可樂總裁曾說:
我們每個人都像小丑,玩著五個球,五個球是你的工作、健康、家庭、朋友、靈魂,這五個球只有一個是用橡膠做的,掉下去會彈起來,那就是工作。另外四個球都是用玻璃做的,掉了,就碎了。
PS…熱衷你所選的工作固然很好,假若它無法給你同等的成長及笑容,或者離開也未嘗不是一種所得,畢竟人生也有使用須知!
Thursday, April 21, 2005
Wednesday, April 20, 2005
Monday, April 11, 2005
幾米的詩
她十分,十分地愛著他。愛到總是慌了手腳、亂了分寸。
他十分,十分地冷靜。冷到就算心痛他都認為那只是內分泌的關係。
但是她堅持愛著他。
但是他優柔地不知道該不該拒絕她。
她彷彿什麼都沒想過。
他好像什麼都很透徹。
她一直認為她很熱而他很冷。
他卻知道她比誰都堅持而他比誰都軟弱。
女人憂鬱地問:為什麼我不停地努力,你還是不太愛我?
男人說:因為你太在意一件東西,就已經開始失去自己。
女人有點佩服地說:真羨慕你總是可以這樣冷靜地擁有自己。
男人看了一下天空,說:太想擁有自己就無法享受愛情。
看淡
她一直覺得,連快樂都是悲傷的。
她一直覺得,連親情、友情、愛情都是痛苦的。
因為快樂會結束。
因為重視的人會消失。
朋友常常擔心她會自殺,由於她的憂鬱。
她卻清楚自己一定可以活得比誰都要堅強。
因為她連死都不覺得有什麼快樂。
男人問女人:妳喜歡冷清還是熱鬧?
女人看了看窗外,說:我喜歡在冷清的地方。
男人訝異地問:為什麼?
女人打開窗子,說:因為這樣,我才會覺得熱鬧是很棒的一件事!
成熟的人啊
他一直希望能趕快成熟,好跟上她的腳步。
他一直不停地努力,認真地學習,用力地思考。
卻發現,再怎麼前進,一旦到了她的身邊,還是沒辦法像她一樣。
一樣的滄桑。
一樣的倦怠。
一樣的靜止。
男人問女人:我這樣算不算成熟呢?
女人笑了,笑得讓男人不知所措。
成熟的人,只不過是遇到快樂時,比較不快樂一點,遇到悲傷時,比較不悲傷一點。
你不覺得成熟的人很幼稚嗎?女人笑著說。
笑得讓男人有點心痛。
面具
她不愛人,她很愛動物,她寧願和動物們玩在一起。
她不願看見人類的虛偽和惡心,一直不能忍受不真誠的東西。
她覺得只有在動物面前,才不需要偽裝自己和演戲。
可是,她卻愛上了他。更糟的是,她一直無法把他歸類在真誠或虛偽哪一邊。
可是,她卻愛他。
女人說:到底人類和動物最大的不同在哪裡啊?
男人拔下眼鏡,用一種很前進又似乎有點做作的眼神望著她說:人類和動物最大的不同在於,只有人類才會想知道他和動物的不同在哪裡!
女人有點頭痛地又說:你看起來總是給人一種有點做作和虛偽的感覺,但我卻又無法掌握得很具體。
男人這一次沒有任何的動作,只是微笑地說:妳一定要記得,虛偽也只是人類真面目的一種而已,不需太去在意。
萍聚
她很害怕萍水相逢的遇。因為那短暫得只看見美麗。
她會一直無法忘記,一直想拿來和眼前交往的男人相比。
她更害怕頻頻相見的遇。
因為那會連缺點都無所遁形,她會一直無法忘記,一直想拿來和偶然認識的男人相比。
那天,她決定放棄這段愛情。
她決定像浮萍一樣自然地遇到愛情。
不過,她並不知道,自己永遠不能像浮萍。
因為浮萍不懂愛情。
浮萍四處漂流也不是為了愛情。
而他,永遠也不會知道是因為太常相聚而被遺忘。
因為他沒想過有人會想當浮萍。
他不懂浮萍。
人在通過生命的急轉彎時,必須放棄自己的一部份,讓新的東西進來…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為什麼不出去走一走?
也許和許多陌生人擦身而過;
也許你會找一點意外的溫柔。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為什麼不讓自己換個方式過活?
也許會聽到許多不同的聲音;
也許你會得到一點意外的收穫。
曾經走過的,就不必再回頭;
曾經擁有的,也不必怕失落。
抬頭是星光燦爛的天空,
腳下是各種方向的軌道。
我們只是宇宙上打轉的星球,
在每個可能相遇的時刻分手,
在每個可能遠離的時候回頭。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為什麼不出去走一走?
陽光的道路會越來越溫暖,
你的心情會被風吹的膨脹。
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為什麼不讓自己換個方式過活?
狹窄的空間會越來越開闊,
你的心靈會得到舒展。
與其多心,不如少根筋!
有時候,你難免多心。
心眼一多,對許多小事就跟著過敏。
於是,別人多看你一眼,你便覺得他對你有敵意;
別人少看你一眼,你又認定是他故意對你冷落。
多心的人注定活得辛苦,因為情緒太容易被別人的情緒所左右。
多心的人總東想西想胡思亂想,
結果很容易困在一團思緒的亂麻中,動彈不得。
有時候,與其多心,不如少根筋。
你是一塊磁鐵,相不相信?
其實你真的是一塊磁鐵。
當你身心愉悅、喜歡自己、對這個世界充滿善意,
美好的東西就自然地被你所吸引。
相反的,當你悲觀、鬱悶、覺得什麼都不對勁,
負面的一切也就相繼來報到了。
因為你是一塊磁鐵,吸引的都是你相信的東西,
所以「快樂的你」就吸引讓你快樂的人、事、境,
「煩憂的你」則吸引讓你煩憂的人、事、境。
幸運與厄運,在於你如何使用內在的磁力。
這是信念的奧秘。
你今天心情好嗎?
你不說話,但眼底的神色已回答了一切。
「煩腦」這種煩人的東西是想出來的啊!
若是不想就不存在,你沒聽過這句話嗎?
去喝一杯咖啡,買一件衣服,剪一種新髮型。
去吃一筒冰淇淋,走一條街,看一場電影。
去看一個老朋友,聊一回往事,數一晚星星。
讓自已好過的方法很多,而且善待自己是道德的。
除非,你堅持躲在潮濕的甲殼裡更快樂。
你今天心情好嗎?
希望你也是一塊 快樂的磁鐵。